bevictor伟德(中文版)官方网站-源自始于1946

欢迎您的访问,今天是
  • 经理信箱
  • 集团主页
/info/1094/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bevictor伟德简介
    • 现任领导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公司荣誉
  • 团队队伍
    • 教学名师
    • 专任教师
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党务指南
    • 理论学习
    • 党建动态
  • 人才培养
    • 专业介绍
    • 培养方案
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• 教学动态
  • 员工工作
    • 学工队伍
    • 工作动态
    • 心理健康
  • 学术科研
    • 科研通知
    • 科研动态
  • 人才招聘
    • 招生政策
    • 就业指导
  • 优秀员工
    • 优秀员工
    • 员工风采
  • 产业学院
  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团队队伍
    • 公司产品
  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员工工作

员工风采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优秀员工>员工风采>正文

逐梦研途||万子铭:逆风飞扬,终见光明

2025年05月07日 12:04 bevictor伟德 来源:bevictor伟德


各位学弟学妹好,我是来自2023级日语专升本2班的万子铭,我考取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。初试成绩是337分(政治64,英语62,专业课一115,专业课二96)。作为经历过跨考煎熬的“过来人”,我深知大家在择校、备考中的迷茫和焦虑。今天分享一些个人经验,希望能为你们提供一些参考。

一、跨考选择:为什么选择马理论

1. 认清自身优劣势,理性跨考

我本科阶段通过专升本进入日语专业学习,但语言基础较为薄弱。在一年多的学习后,我意识到自己在语言天赋上的不足:阅读正确率低、翻译写作提升困难,甚至期末考试也面临挂科风险,更别说参加日语等级考试了。如果你也面临类似困境:擅长逻辑分析,但对语言学习感到吃力;对理论、政策有一定敏感度,或者喜欢历史和政治;未来倾向于体制内、教育或学术方向——那么跨考马理论或许是一条更适合的赛道。

注意:近年马理论热度上升,但扩招趋势明显(尤其新开设马院的院校),且与公务员、教师编等岗位适配度高,文科跨考性价比较高。

2. 文科跨考的现实考量

文科可跨专业有限,马理论对基础要求相对友好,但需注意两点:复试潜在挑战,部分导师会关注跨考生的理论基础,需提前准备(如阅读经典著作摘要);避开“超纲加试”,部分院校会在复试中加试政治经济学等内容,务必仔细查阅招生简章。

二、院校选择:如何避免踩坑

考研上岸七分学三分选,选对学校对考研学习过程和成功上岸至关重要,我认为关于选择学校需要注意以下两点。

1. 关键指标分析

不压分、不歧视:优先选择信息公开透明的院校(如公布历年真题、复试名单及分数);

真题风格适配:部分学校侧重基础背诵(如名词解释、简答),部分侧重论述分析,选择与自己思维模式匹配的题型;

地区与学科实力:若计划在特定地区就业,可优先选择当地有学科优势的院校(参考教育部学科评估B级及以上院校)。

2. 避免扎堆“网红院校”

警惕小红书、微博热门推荐的院校,这类学校往往报录比激增。

可关注三类“潜力股”:

第一类是新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校:首年招生竞争较小;第二类是近年持续扩招的院校,如某些理工类高校的马理论专业;第三类是好学校的“弱”专业,以我自己来说,我上岸的学校西北政法大学,是“五院四系”,法学名校,但是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相对弱一些,这样的院校的弱专业往往比较保护第一志愿,如果仅考虑上岸成功率可以从这类学校入手。

三、备考规划:如何高效突破

1.政治:利用专业课优势

7月前:主攻专业课时,同步梳理政治马原部分逻辑框架,节省后期时间;  

冲刺阶段:肖四肖八选择题至少刷3遍,大题可融合腿姐押题讲义(重点更突出);

时政联动:将时政内容与专业课结合,一题两用。

2. 英语:突破弱项的关键  

单词:每天坚持1小时,用“不背单词app”巩固,重点标记真题高频词;把真题和单词联系起来,从真题中找所背的单词,因为我们背单词最重要回归到做题上来。  

阅读:选对考研老师很重要,否则会事倍功半。作为外语专业的员工,我们的语言基本功是要优于其他的文科跨专业员工的,我的个人经验是不要盲目跟考研老师,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针对性练习,咱们学校的考研英语老师非常认真负责,而且近水楼台,要利用好资源,每篇阅读做完后口译长难句;  

作文:9月起每周仿写1篇,积累“万能句式”(如数据描述、观点过渡句)。  

3. 专业课:从死记到活用  

基础阶段(3-6月):  

教材精读3遍,梳理章节框架;  

搭配考研网课视频,理解抽象概念(如“剩余价值率”);  

背诵阶段(7-10月):  

采用“关键词默写法”:先背框架,再填充关键词,最后串联成句;  

每天早晚各1小时回忆复盘,避免“翻开书全会,合上书全废”;  

冲刺阶段(11-12月):  

限时模考:用答题卡模拟3小时手写,训练答题速度(名词解释15分钟/题);  

热点融合:将“中国式现代化”“共同富裕”等时政融入答案,提升论述深度。  

四、心态和效率:坚持到底的秘诀

1. 焦虑应对

量化目标:将“考上”拆解为“本月背完马原前5章”“阅读正确率提升至80%”等可执行目标;

允许休息:每个人的学习节奏是不同的,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合适的学习模式,也要给自己留足充分的休息时间,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有能量持续学习。但要注意,不要把“适合自己的学习的节奏”当作自己偷懒的理由。考研需要劳逸结合,更需要持之以恒。

2. 提高效率小窍门

强制锁机专注,杜绝刷手机;

好记性不如烂笔头:背诵累了可以试试抄写,虽然很慢但是记得牢固,写题一定要尽早,多写才能出手感,背熟和写熟是两个概念;

利用短视频塑造知识环境:这是我个人的小技巧,我从高中开始对政治和近代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所以有时会阅读和浏览相关的书籍和视频,这一定程度上为我打下了一些基础,也降低了学习过程中的枯燥的感觉,同学们可以试试这个办法,在吃饭和休息的时候看看相关正能量的短视频。

五、写给跨考人的真心话

跨考注定是一条孤独的路,你可能要面对他人的质疑、背了又忘的崩溃,但请相信:

没有“来不及”:我9月才正式背书,报名截至最后一天的时候才确定想要报考的学校,最终上岸,关键在于方法而非时长;

警惕自我感动:日均12小时≠高效,务必定期检验学习成果(如默写章节框架);

把握核心逻辑:马理论绝非死记硬背,理解“理论-历史-现实”的互动关系才能拿高分。

请一定相信,考研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,在这场战争中,每个人都是优秀的战士,每个人都有卓越的能力,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把卓越的能力转化成自信心,自信是考研人成功的关键,学弟学妹们,在考研的征途上,请鼓起信心和勇气,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。

六、致谢

考研一路走来,每个人给我的帮助都使我受益匪浅,我不胜感激。

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,在备考过程中他们一直给予我鼓励和支持,让我在备考过程中全程无压力,“轻装上路”;然后我要感谢学校和我的辅导员老师,学校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平台和学习环境,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,我的辅导员在考验过程中对我的敦促让我充满动力;我要感谢我的舍友,作为我的考研搭子,没有他对我的严格监督,我很难坚持下来,他对我的经验分享也让我在择校的时候避开了陷阱;感谢我的好兄弟们,他们有的跟我并肩作战,有的先我一步成功上岸,他们的成功和陪伴是我前进路上的动力;最后,我要感谢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人,因为她我从开始坚持到上岸,没有她的陪伴我无法成功。感谢一路上帮助过我的所有人!


友情链接  : 
/info/1094/
中国教育考试网
山东省教育厅
人民网
新华网
光明网
中国文明网
中国教育新闻网山东

版权所有:bevictor伟德(中文版)官方网站-源自始于1946 技术支持:山东潍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山东省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 邮编:262700